为了更好地提升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质量,立足课堂,精准教学。第四周,由钱桥学校行政人员、教研组长组成的学科视导团,与学科老师等一起对九年级进行教学视导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间,宋晓宇老师执教的是被动语态语法课,以traditional skills 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学习情境。各个活动之间有衔接和过渡,并注意到了活动的梯度。在Damin 和他的传统技艺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判断主被动语态,习得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及不同时态中be 动词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悟。
路巧英老师执教的《6.4.1浮力》一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创设教学情景,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兴趣。从整体上看,问题的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取信息、归纳结论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下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实现了教学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徐燕老师执教的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一课,通过王安石的《梅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利用实验的手段,让学生体验分子、原子的特征,并运用所学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微观探析环节,徐老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利用“球棍模型”还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将抽象的微粒具体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开启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沈淑怡老师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一课,通过归纳整理已学的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判定定理1、2、3,梳理基本图形,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判定方法;探索新知中通过猜想归纳,类比得出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课堂中学生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样化形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习能力。
杨瞿婷老师的《议论文复习》一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且表达合理。能够看出杨老师平时对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整堂课从刚学过的议论文入手,将复习与新授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极为自然地从已知过渡到未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视导活动结束,我们欣喜地看到本届九年级师生的风貌,相信在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