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桥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增强学校教育的社会合力,发挥家委会在学校决策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使家长更好地支持和参与学校部分管理工作,共同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办学目标,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本会全称为:“奉贤区钱桥学校家长委员会”。
第三条:家委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家委会宗旨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校设三级家委会: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家委会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各班班级家委会在班主任协助下经全班家长会议推选产生;年级家委会由各班推选班级家委会代表产生;校级家委会经年级家委会推选产生。
新生入学两月后,班级召开全班家长会议,由班主任协助家长推选出本班家长代表组成班级家委会,同时推选代表组成年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推选代表参加校家委会竞选,组成校家委会。
第六条 家委会设一正一副主任,秘书长两名。下设5个功能部门:课程开发部、宣传策划部、协调咨询部、服务保障部、评估监督部。每个部门设部长1名,干事若干;年级家委会由每班1名家长代表组成,每个年级设立1名家委会组长;班级家会会由每班6名家长代表组成。
第七条 家委会委员任期一般为两年,每年12月举行家委会换届仪式改选增补委员,可连选连任。学生毕业、转学等离校的学生家长,其家委会委员身份自动取消。
第八条 家委会委员条件:热心教育教学管理事业,有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并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家长具社会代表性(职业、文化、经济、家庭结构等);公正无私,待人诚恳,客观理智,思想开明,在家长群众中能发挥正能量,具有一定影响力。
第三章 职责
第九条 校级家委会职责
主任:全面负责学校家委会工作事宜,协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并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做有效评价和反馈。
活动部:制定活动计划,按照计划每学期定期策划和开展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家长、学生凝聚力,带动家委会建设。
秘书长:围绕学校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制定家委会年度工作计划表,统筹安排并推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沟通了解校级、年级、班级家委会各项活动情况,做好家委会各项工作会议和活动记录,并整理归档。
课程部:集思广益,梳理原有的资源,基于学生需求,结合学校各种活动开发新课程,推动家长讲师团、职业启蒙等工作,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宣传部:向家委会成员及时传达家委会工作计划,积极参与家委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整理素材、提供稿件,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利用社会媒体,宣传学校和家委会工作成果,积极有效地推动家校共建。
协调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事宜,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沟通和跟踪解决,整理素材进行部门的工作经验分享,向校级家委会做工作汇报和有效反馈。
保障部:围绕学校和家委会工作计划,统筹安排人员,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监督部:对学校各层面的评估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沟通、反馈和总结,并做好后续跟踪报道,汇报工作成果。
第十条 年级家委会职责
收集年级课程需求信息,向校家委会提出合理性课程开发建议,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主动牵头落实学校家委会制定的工作安排,发动并带动班级家委会共同参与。
积极与年级组长保持沟通联系,协助年级组长组织活动。根据班级家委会反馈的事项进行协调,做好汇报及提供咨询的服务。
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整合年级人力资源,给予年级组人员支持,与班级家委会建立良性的服务保障网。
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进行有效分工,制定评估监督方法和流程,了解各班反馈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好评估监督反馈总结。
第十一条 班级家委会职责
积极协助班主任组织、参与班级各项活动,统筹班级资源,安排班级家长课程讲师、职业启蒙等工作,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积极承担、安排班级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整理素材、摄影摄像、提供稿件等,利用社会媒体,宣传班级活动成果,积极有效地推动家校共建。
定期召开班级家委会例会。积极维护班级及学校形象,做好本班家长和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在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媒体前正面处理班级事务。
积极承担班级各项后勤工作,统筹安排各类家长护导,保障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并积极应对各类班级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积极承担和统筹安排班级各类评估、监督工作,如家长评委、午餐、卫生、安全监督员等任务,并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公正、公平的评价。
第四章 制度
第十二条 校级家委会制度
值班制度:每学年,家委会制定每周的办公安排表,安排家委会成员轮流坐班值班办公,值班人员将办公情况记录在案。(有特殊任务的家长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或增加)。
信息制度:家委会对一周情况进行汇总,并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对家长反映的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以提案形式集中反馈给校方并敦促答复解释。
例会制度:每月全体家委会一次例会,双方就一个月内办公得到的信息相互交流研讨,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督学制度:家委会成员可随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听自己想听的课,进自己想进的班级,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校工作,并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
课程制度:校家委会开展调研,集思广益,梳理原有的资源,基于学生需求,结合学校各种活动开发新课程,推动家长讲师团、职业启蒙等工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