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实践与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初中数学四个年级开展了以“专题复习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六年级以《比和比例复习》为例,学生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模式,以掷骰子的形式决定前进的步数,并完成相应关卡的要求。游戏中如遇到困难的关卡,则通过制作错题卡,结合错题中的相关知识点,编制一道比和比例相关的题目。寓教于乐,点燃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七年级以《分式复习》为例,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本章的知识点系统地整理概括,清晰直观地展现知识的结构层次。从不同角度寻找关联性拓展知识网络,再次审视已知知识点,在各个维度上进行知识的发散,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次得到提升。
八年级以《证明举例中线段与角的数量关系》为例,学生通过说题的形式,表达出(或相互讨论)对数学习题的认识和理解,把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思维的障碍、短路的节点、所走的弯路”也暴露出来,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当场辅导。从执笔书写过渡到口头表达,不同层次的学生铺垫不同的问题,共同参与,一起进步。
九年级以《直角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为例,学生通过数学小报梳理框架,完善本章的知识脉络和研究方法。课堂上学生代表带领大家梳理和建构知识和方法,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梳理不同情况下如何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解三角形的问题,开展合作交流。
通过此次活动,每个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也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目标。